募捐一直都是很不错的行为,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捐赠出来的款项做出了很多有贡献的事情。然而现在生活中频繁有出现恶意募捐的行为,下面跟小编一起来卡看,恶意募捐需要负哪些责任?
1、2008年4月民政部发布的《救灾捐赠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受救灾捐赠款物,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指定社会捐助接收机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实施。一般正规的捐赠活动都坚持自愿、无偿、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定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和接受捐赠。市直单位的捐助由市慈善总会负责接收并出具接收手续,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捐赠,更不得上门强行募捐。
2、民事责任。在个人诈捐事件中,募捐人与捐赠人实际上构成“赠予”关系,如果诈捐行为人编造虚假事实骗取捐赠人财物,则构成欺诈,捐赠人可以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行使撤销权,请求受赠者返还捐赠的财产。
3、刑事责任。个人募捐的行为人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骗取他人财物,情节严重的则涉嫌构成诈骗罪或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依法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行政责任。诈捐行为人假借募捐名义骗取财产的行为具有行政违法性,民政部门可依法处以警告、责令退还、收缴及罚款等处罚。
如何认定被勒索罪?主要有这些特点
一直以来在日常生活中,被勒索这种违法行为还是挺常见的。一旦被判定勒索罪之后,就会被受到相关的处罚,从而给自身带来更多的麻烦。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如何才会被认定被勒索罪? 1、发出威胁的方式可以多(90)人阅读时间:2022-12-01玩盲盒?别盲目!
近几年紧张刺激又暗藏惊喜的“盲盒”在年轻人中非常火爆 盲盒不但满足了一些人的收藏癖更吸引了部分人参与买卖投资而不法分子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骗子冒充成“盲盒平台客服”声称自家平台除了出售盲盒开出限量款(93)人阅读时间:2022-11-24年度大盘点 | 当年度网络热词遇上网警
疫情发生以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全力做好粉碎网络谣言、提升网络安全服务、打击网络犯罪等各项工作,为营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后浪,就是指新一代青年人。面对困难,他们无惧挑战(41)人阅读时间:2022-11-24警惕!最新基金诈骗来了!小心你的钱包
最近一两年,公募基金业绩与规模齐飞,截止今年12月29日,今年以来业绩翻倍的主动权益及多达43只(仅看A类份额),最近两年时间里,更是有116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涨幅超过200%。“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13)人阅读时间:2022-11-23有视频都未必有真相?!这些AI诈骗让人防不胜防
任何技术一旦出现,不法分子就会想到利用新技术来实施犯罪。目前,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点技术已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诈骗。比如上游黑产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突破互联网企业的验证码体系,或是利用人工(29)人阅读时间:2022-11-23关注“公众号”就可以领佣金?别相信!
你知道“跑分”是什么吗?
套路揭秘,几分钟就能骗完一个家长群!
警惕!朋友圈里,这些东西不能轻易晒!
“刺激”裸聊背后的“桃色诈骗陷阱”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流下来
“网警”帮助追回被骗款?你可能遭遇二次诈骗
辞旧迎新又一年,疫情电诈同防范
一条绳上的“卡商”“号商”,谁也别想跑
记者与骗子过招:暗访揭穿“只收款不发货”诈骗术